不锈钢换热管防结垢堵塞需从源头控制、运行维护、结构优化三方面综合施策,主要减少杂质沉积、抑制垢层生成,同时避免损伤管材。
首先要做好源头水质预处理,这是防结垢的基础。若换热介质为硬水(含高钙镁离子),需先通过软化设备(如离子交换器、反渗透装置)降低硬度,或添加食品级 / 工业级阻垢剂(如聚羧酸类),抑制钙镁离子析出形成水垢;若介质含固体杂质(如泥沙、悬浮物),需加装过滤器(如 Y 型过滤器、袋式过滤器),拦截杂质避免进入换热管,从根源减少堵塞风险。
其次要优化运行参数,避免工况诱发结垢。控制换热管内介质流速在1.5-3m/s(根据管径调整),流速过低易导致杂质沉积、垢层附着,过高则可能加剧管壁磨损;稳定介质温度,避免局部过热(如加热侧温度骤升),因高温会加速水垢结晶;定期排污,针对换热系统的低点排污口,定期排放沉积的杂质和浓缩的介质,防止浓度过高引发结垢。
还要做好定期清洗维护,及时清除初期垢层。运行中可采用在线清洗(如反冲洗,通过反向水流冲掉管壁附着的松软杂质;或脉冲清洗,用压力波动破坏垢层),无需停机且不损伤不锈钢管;若出现较硬垢层,可离线用机械清洗(如高压水射流清洗,压力控制在 50-150MPa,避免划伤管壁;或海绵球清洗,适合管径较小的管子),或温和化学清洗(如用 1%-5% 柠檬酸、氨基磺酸溶液,控制温度≤60℃,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并做钝化处理,防止管材腐蚀)。
此外,换热管结构设计也需适配防堵需求。选用合适管径(避免过细,一般 DN≥20mm,减少杂质卡堵),采用错流排列的换热管布局(减少死水区,降低杂质沉积),或在易结垢区域加装导流装置,优化介质流动状态,从设计层面降低结垢堵塞概率。

扫码询价